教师互助培训新模式之小组式“跟班学习”

作者:杜红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3日

  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我们要发展孩子,必须先发展教师为指导思想。无锡市陆区中心幼儿园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为抓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小组式“跟班学习”专题活动为切入点,以跟班观察——沙龙研讨——亮点推广层层递进的方式开始教师间互助式的培训模式,帮助老师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
  前奏曲:在观察中折射教师行为——引发从观念到行为的思考
  通过前期的六个支架的解读,老师们对什么是课程?什么是游戏化?有了理念上的认识,但作为课程游戏化的一线老师她们既是实践者,更是研究者,光有对理念的解读是不够的,因此在跟班学习中,我们设计了“我捕捉到的”“我感悟到的”“我还能做的”这三个板块,我们更多的是让老师学习有重点的观察,学会在观察孩子的过程中去分析折射出来的教师行为。以“我捕捉到的”放大儿童行为的特写,通过小组跟班看教学活动和看区域活动,来观察“我们在做什么”,重点引发教师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思考。通过跟班学习后的集中沙龙研讨,在“我还能做的”这块记录下自己对以后教学行为的思考,来解决“如何做”才能支持孩子的自主学习,逐步体会如何才能把理念转化为行为,从而来调整老师的教育行为。
  交响曲:在模仿中推行亮点行为——拓展从行为到实践的碰撞
  利用小组式“跟班学习”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搭建了桥梁。在跟班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好的做法,因此在跟班学习和沙龙研讨后,我们进一步把跟班学习精细化,推行了“亮点推广大家学”的跟班活动,利用“温馨小贴士”“我学到的”这两大板块加强老师与老师互助交流,对于无从下手或是存在迷茫和困惑的老师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和学习,用事实用老师成功的经验有效的补充老师对于开展课程游戏化的困惑,形成了从行为到实践的碰撞,也让老师尝试去通过行为的改变体会正确的理念。
  小组式“跟班学习”专题活动,开启教师互助培训模式,使老师在课程游戏化的研究中更加有的放矢,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研究和分析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