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作为隐形的美术教育资源,怎样体现出孩子的学习需要?怎样关注孩子的主动学习?或许我们在具体实施中有困惑,有感悟,那就让我们带着发现,带着困惑,在研究、探讨中缔结答案……
教科室主任杜老师以环境沙龙会的方式,组织老师谈收获说困惑,同时以大五班班级环境为例,从环境主题的来源、环境主题的设计、环境墙面的动态、环境资源的优化四个方面,结合生动的班级活动案例,引导老师积极关注环境的构建与规划,让有准备的环境成为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点;优化环境的资源和布局,让有准备的环境成为孩子自主学习的生长点。在交流——提升中帮助老师达成对环境与孩子自主学习之间链接的教育共识。
环境就是课程,环境就是老师,环境就是幼儿生活与游戏的快乐场所。环境创设的功能更多的是为了促使孩子更好的自主学习,在材料投放、布局优化上,让有准备的环境创设为孩子的自主学习创造可能,以开放式的布局,创设真正支撑和属于孩子的班级环境。在此,我们的研讨还在继续,我们将不断思考,不断摸索,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