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大电影《嫦娥奔月》正在热映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2日

中秋大电影《嫦娥奔月》

陆幼大班幼儿倾情力作

热映ING

“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八月十五,中秋佳节,阖家团圆,做花灯,吃月饼,赏明月。嫦娥姐姐每年都在清冷的月宫中很孤单,今年我们陪她过一个我们心中喜欢和有创意的中秋吧。请大家来欣赏我们大班幼儿倾情制作的大电影《嫦娥奔月》。

幕后故事

因为一颗仙丹,嫦娥与后羿从此天地相望,再难团聚,唯剩天涯咫尺的情谊。请大家拉起幕帘,走进我们的幕后故事。

演员组

根据大家的想法,我们最终确定了三位主演。

童言师语:

嫦娥是很漂亮的仙女,她住在月亮上面,月亮上面还有玉兔和桂花树。这次我演了嫦娥,和小朋友一起表演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可开心了。              ——沛沛(6岁)

《嫦娥奔月》是一个奇妙的故事,里面有美丽的嫦娥,神奇的仙丹,狡诈的蓬门,雪白的兔子,香香的桂花树......这些都让孩子们充满了好奇。马上就要中秋节了,我们首先通过绘本故事让孩子们更加深入了解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更加理解这个故事的内容,然后通过角色表演让孩子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杨老师

道具组

薄薄施铅粉,盈盈挂绮罗。为了让嫦娥姐姐也能美美地奔月。我们用黏土制作了,头花,发钗,手环等等饰品。

童言师语:

我用超轻黏土为嫦娥姐姐做一套好看的首饰,希望嫦娥姐姐能喜欢。         ——萱萱(6岁)

萱萱喜欢嫦娥华丽的发簪,想要来制作,送给嫦娥。孩子们观察发簪的形态,发现身边的材料、工具,他们很快发现轻泥从色彩和可塑性来说,塑造发簪上面漂亮的宝石和珠子也很适合,毛根易于弯折,适合构建簪子的外形……在这一过程中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嫦娥的喜爱,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周老师

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了房子、石头、太阳、桂花树等场景道具,还制作了漂亮的电影票。

童言师语:

土黄色、中黄、一点点的黑色,画出来的房子太像古时候的房子了,和故事里一模一样!              ——宸宸(6岁)

当孩子得知我们需要制作舞台布景,孩子瞬间有了疑问:舞台场景是什么?该做多大?用什么做?一个个问题产生了。于是,我们一起看嫦娥奔月的故事,一起搜索情景剧的录像。这时候有孩子说:“这个我见过,绘本馆我们讲故事,也有这样的。”制作大月亮时,是妍妍找到了红色大水盆......我们从故事中、生活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最后孩子看到了故事中的房子、月亮、树丛的场景出现时,他们收获到是满满的成功感                ——毛老师

童言师语:

黄色的瓦楞纸剪出花瓣,用手往里面卷一卷,变成一朵朵桂花开在树上。              ——雯雯(6岁)

孩子们自发主动地制作桂花。桂花小小的,要用什么来做桂花呢?疑惑的开始,便是发展的序幕。在硬卡纸,皱纹纸,瓦楞纸等之中徘徊选择,最终的瓦楞纸能表现出花朵的纹理,更加生动形象。在一剪,一卷,一贴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细小动作得以发展,看似简单,却暗藏奥秘。一开始纸有些硬很难卷起,于是便用画笔帮助卷起,从问题的产生到解决,我们不断挖掘,不断深入,促孩子全面发展。             ——王老师

童言师语:

我是最强,能量最大的太阳,我的能量可以用来烤东西。          ——轩轩(6岁)

孩子们的表演夸张、语言生动,表演出了角色的内心情感,发展了丰富的想象力,值得我们去呵护。                  ——臧老师

宣传组

为了我们的大电影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画出了宣传海报。

童言师语:

嫦娥是穿着很漂亮衣服的仙女,她吃了仙丹每天住在月亮上,只有一只小兔子陪伴她,我觉得她很孤单。                                              ——佳佳(6岁)

中班时讲给孩子们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孩子对这个故事记忆犹新。孩子们把脑海中的“嫦娥奔月”的场景通过画笔大胆积极地呈现成海报,在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沙老师

我们在操场的一角,拉起横幅,分发影票,宣传着电影《嫦娥奔月》。

我们的电影《嫦娥奔月》在陆幼上园厅上映,全园的小朋友都拿着电影票来看电影啦!

虞永平教授说过:“教育的挑战和趣味就在于变无为有,变不可能为可能,即‘无中生有’。”从中秋产生的一系列活动中,到最后完成大电影《嫦娥奔月》,孩子们从有逻辑、有线索的生发,得到经验与发展。从生活中深挖资源,孩子们在“找”中寻找方向,有事可做,拓展经验,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