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墙面、活动区等都是幼儿园具体教学环境的一部分,它们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和材料记录下已经和正在实施的课程,同时也是课程内容的不断延伸。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旧问题的解决产生出新问题,因此不断的创设和完善环境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拓展、延伸课程,让幼儿的认知有了新的突破。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教师的桥梁作用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应该为孩子创设怎样的环境,我们来听听老师们的意见。
杨老师:幼儿年龄的差异不仅仅是生理现象,还表现在他们心理发展水平上。心理发展水平是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来表现的。小班幼儿的思维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大多是伴随着动作而进行的。因此,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环境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兴趣。我们的主题墙遵循孩子的年龄特征,以及考虑到孩子们入园初期的心理焦虑,我们让孩子通过泥塑的形式,捏出她们在幼儿园认识的好朋友的形象,并把她们的作品装饰于主题墙。主题墙结合美工区的创设,增添了直观、简单的美工区技能示范操作图示。主题墙还有一块留白处,让孩子们今后的无限创造展示于此。
杭老师:小班的幼儿思维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对具体形象的物体更易被吸引,因此在我们的班级环境创设上,要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兴趣。小班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温馨的环境也能让他们体验到家的感觉,我们可以用一些生活化的材料来进行装饰,而且为了让幼儿体验到动手创造的快乐,可以让幼儿一起加入,共同创设。
钱老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是具体的、形象的、感性的、动态的,因此要想使环境真正与幼儿互动,前提是这个环境必须是幼儿喜欢的。在环境创设前,仔细找寻幼儿的兴趣点,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入手,来创设游戏环境。我们把环境的创设与生活经验相联系,让环境情境化、游戏化,具有探索性、可操作性,让环境与幼儿“说话”,让幼儿和环境手拉手,真正实现环境与幼儿间的有效互动。
老师们有了自己的思想与设计理念,能结合小班年龄特点和现有的发展水平,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创设班中的一面墙,鼓励孩子发挥主动性,积极投入到班级环境中,与班级环境互动,增强墙面布置的互动性。
小1班:幼儿年龄的差异不仅仅是生理现象,还表现在他们心理发展水平上。心理发展水平是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来表现的。小班幼儿的思维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大多是伴随着动作而进行的。因此,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环境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兴趣。我们的主题墙遵循孩子的年龄特征,以及考虑到孩子们入园初期的心理焦虑,我们让孩子通过泥塑的形式,捏出她们在幼儿园认识的好朋友的形象,并把她们的作品装饰于主题墙。
小2班:一面墙我们以班本课程——“柚”你真甜为主题,将整个活动过程搬到墙壁上。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就是直观感受,因此,我们用大量活动中的照片丰富墙面,照片都是以孩子为主,可以让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柚子”活动,感受到最后制作蜂蜜柚子茶的成功的喜悦。
小3班:观察到到孩子们喜欢泡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生活中发现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而且孩子的想象很奇特,天马行空,看到什么就会想象成什么,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展开泡泡之旅。墙面上“泡泡去哪了”让孩子在玩泡泡游戏的过程中,主动观察,大胆讲述,发挥想象。我们将孩子的想象与照片相结合展示于墙面,有助于孩子回忆、结合生活经验展开再次联想与语言表述,与墙面很好的互动。师幼互动,共创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自然接触中认识各种事物,获得各种感受,理解各种现象,让幼儿生活在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小4班:孩子刚刚步入幼儿园,情绪稳定后,我们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自主点心,点心区的安静、温馨的氛围和阅读区很贴近,我们把这两个区域结合在一起,在图书柜上放上图书,窗户上用铁格装饰上今日供应和我吃好了的展示牌,可以让孩子们看得更加清楚,今天我们吃什么,吃好之后我们应该做什么,孩子们对图片更加的熟悉,在吃好了的展示格上,我用孩子的照片贴在透明瓶子上,用蓝色和粉色的打印纸,贴上孩子的照片,周围用卡通贴纸进行装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用对应的方式进行插牌子,让他们对插用餐牌感兴趣,窗户下面的墙面也进行了装饰,孩子们的作品装饰在点心区,使这个区域更添了一份生气。活的环境需要幼儿的加入,好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简简单单的点心区,有了孩子们的加入让我们的点心区更加的温馨了。活动中他们能够一起安静的用餐,增进了同伴间的关系,共同创设的环境也让孩子们更加喜欢点心区。
小5班:活动室的主墙《我们的粮食》正在进行时中。在创设这个主题墙的时候,考虑到小班孩子的能力,因为刚入园,各种技能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所以在布置的材料中,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通过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去参观稻田,亲自参与家务活动并拍摄相应的图片,结合家长的调查突出主题。
《粮食大集合》了,那你知道还有哪些粮食呢?正是秋风吹过时,丰收的硕果,让孩子们有了会更加多的了解,通过直观的去寻找搜集,拍摄成图片,把孩子找寻到的粮食打印出来,布置起来,每天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搜集到的粮食。
小6班: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有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池水、黄黄的叶子、红红的柿子......斑斓的颜色给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五彩的水粉在孩子们手里变成了一个个调皮的色块;小块彩纸在孩子们指尖变成了一颗颗浪漫多姿的大树;孩子们畅游在颜色的世界里,感受着、学习着、创造着......
小7班:寻秋,是每到这个季节就会想念的事情,这种想念来源于长辈的传承,来源于孩子自身通过对秋天的观察而引发的探索欲望,他们快乐分享着彼此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努力尝试着寻秋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的第一次,他们在感受秋的颜色、秋的味道、秋的有趣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和分享的幸福,他们已经开始准备迎接下一个秋季!
环境中的幼儿: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适宜的环境,灵动的创设也是教育者智慧的体现。我们将继续深研,基于儿童视角,聚焦儿童需要,在无声的环境中,创设真正属于孩子的探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