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升小的过程中,我们老师有必要双向延长衔接时间轴,延缓转变“坡度”,使我们的教育支持适合儿童在学段转变过程中的发展特点、发展需要。为了进一步了解大班幼儿的学习水平,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的引领作用,近日,我园和阳山中心小学、阳山中心幼儿园展开了一次基于儿童学习准备的联合教研活动。
基于现场沉浸体验
小学老师走进幼儿园观摩半日活动,深度了解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和区域游戏中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了解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形式、活动中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特点等,基于学习现象来看儿童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一、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学习
幼儿园和小学的集体教学活动会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包括老师的专业素养、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儿童的学习(操作)过程等。集体教学活动中儿童的学习较为明显,易观察,是幼儿园和小学老师相对比较擅长的。
——陆幼俞健老师数学活动《新型车展》
——阳幼张琴老师阅读活动《鸭子骑车记》
在集体教学活动的观摩中,小学老师对我们大班幼儿的学习能力表示认可,对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表达表现、逻辑思维、持久专注等表示赞叹。
二、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学习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与小学教学有着极大差异的,一般不作为小学教学活动重点内容的。介于游戏对6岁以下的幼儿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我们邀请小学老师来观摩幼儿园的游戏,一同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
小学老师表示大班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专注探索、互助合作、表达创造、自由自主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是令人惊叹的。
基于共识教研同行
因为长期的幼小分离教研,对双方教育的相互了解就会显得不足,或者说认识不够深刻。我们的初衷都是在与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不管表现形式如何变化,内在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等学习素养是相通的。经过此次教研活动中,我们三校教师对于幼小衔接阶段孩子的学习准备又有了更多的认识,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陆幼园长|殷霞
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与小学通力合作,双方协同研究和推进,以帮助幼儿更好度过这个关键的转折期,获得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充分体现尊重儿童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育理念,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是否可以探索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润泽,阶梯式搭建入学之路,从终身发展的视角关注孩子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特点,给予孩子们一定的转变适应空间和时间。
陆幼副园长|单沛华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中,我们的大班幼儿表现出了较高水平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学习专注力以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这些幼儿园层面的幼儿学习准备是相对比较充分的,也是儿童学习与发展自然的呈现。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与研讨,更加深入将幼儿园的学习准备和小学的学习适应进行研究和对接,更好地为儿童长远的学习发展做出努力。
阳小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