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老师曾经说过: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我们都知道“环境”的重要性,它作为教室里的“第三位老师”,无处不在地教育着、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如何创设一个动态的幼儿园教育环境,让幼儿与环境实现真正的“对话”,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进一步树立教师以儿童为本的环创理念,近日,我园开展了关于“环境创设”系列专题研讨活动。
活动现场,通过“以一场头脑风暴”“致一张平面设计”“用一次现场诊断”等环节,从理论到实践,教师从空间布局、材料使用、游戏创设等方面进行研讨、实操,园部则进行现场诊断,帮助教师深化环境创设的认知价值,在审视与反思中优化调整。
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会随着幼儿的身心发展而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隐性”课程。在积极围绕环境创设的生成性、自主性、整合性的理念下,教师要明确,环境不是教育中的配角而是教育本身,只有以儿童视角,透过观察、记录、解释儿童的游戏后,利用环境中的材料、秩序、美感及儿童的能力助推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