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将《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运用探究循环规划幼儿园课程》一书中提出的COI探究循环之过程、探究线索、大概念、COI检核表等重要概念、工具与以往课程实践产生联系、明晰其价值,并通过基于视频中孩子游戏场景的实证分析形成后期支持的课程思路,在研讨的过程中体会“探究循环”如何贴近幼儿最初的兴趣、问题和理论,思辨基于实证的创生取向与主题取向之间的异同。教科室干事蒋老师于本周发起了第二次进阶阅读活动,以具有实践性的教研活动与全园教师展开思辨与交流。
一、联系课程实践的著作共读
蒋老师基于先将书中理念、概念、步骤、工具等与原有课程实践相链接,再通过精读、研读活动引领课程实践发展的共读思路。
二、头脑风暴:基于实证的课程设计
秉持以实践为核心的理念与态度,各教研组教师在仔细观看儿童游戏视频之后,基于幼儿真实的游戏表现思辩可能的课程支持,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呈现与分享。
三、思辩交流:基于实证的创生取向与主题取向
蒋老师以书中描述的创生取向与主题取向两个视角,从视频中所展现的幼儿自身的关注点出发进行分析,与视频中师幼对话时教师本身的目的进行比较,引发了老师们对于这两个视角的思考与讨论。
四、园长点评,总结提升
教研活动的最后,全程参与的两位副园长分别就教师们的实证科研精神与课程实践的儿童意识及能力、课程创生视角的历史脉络、教研活动的设计组织等方面进行点评与阐述。
老师们从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与体会出发,从目前课程试验的效果、两种视角下课程实践的具体形式与方法、两种视角下的课程间关系与价值、课程创生实践对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及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等方面展开了丰富的思考与讨论,形成了一定的基于实证的儿童视角下课程实践的发展共识。相信随着实证教研与课程循证探究的不断深入,我园的课程建设工作会发生新的变化,我园教师亦会获得新的感悟与发展。